阅读历史 |

第 6 章(2 / 2)

加入书签

“小王爷你到底怎么想,你要是不喜欢,干脆把人送我们家去……”

陆增淮就没见过刘维林这么不识趣的人。

他抬腿使劲往刘维林的屁股踹了一脚,威胁道:“再敢打周姑娘的主意,我非给你派边疆去。”

刘维林不敢说话了。

他从小跟着陆增淮,陆增淮去哪他就去哪。

边疆那么远的地方,没有陆增淮,他怎么活啊!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周紫蝉进京的时候还是夏天,转眼就到了中秋节。

如意一大早就让幽兰帮忙准备了祭奠亡人用的物品。

两个人都没吃早饭。

如意叠河灯,周紫蝉写字,两个人各忙各的,一直到傍晚才收工。

如意端了一碗粥送到周紫蝉面前:“小姐,您一天没吃东西了,老爷夫人在天上看着,会难过的。”

周紫蝉没有胃口。

她修炼的再多,到了这个举家团聚的日子,也无法平静下来。

去年中秋,一家人还坐在一起商量二哥的亲事。

大嫂生了个儿子,大哥抱着儿子跟老爷子讨了个大赏。

二哥既羡慕又嫉妒,当下夸下海口,等明年的中秋,一定要生个大胖小子。

……

如今中秋到了,可是……

周紫蝉每每想起这些,心口就如被人用尖刀狠狠的剜开一般,痛到不能自已。

夜幕降临后,周紫蝉和如意带着107盏河灯来到了湖边。

荷花小院里的湖水引自外边的活水。

河水能通过小院流出去。

周紫蝉只要将这些河灯放到湖里,这些河灯就会顺着水流奔向更远的地方。

她寄托在这些河灯里的祝福也就会奔向很远很远。

周紫蝉蹲在湖边,将一只又一只的河灯放进水里。

河灯里写着名字。

一盏河灯代表着她一个亲人。

每放一盏,她都会祈求老天保佑他们在天之灵。

柱子是周家的一个护院。

七八岁的时候被老相爷捡回来,无处可去就留在了周家。

今年及冠了。

年初老相爷还说着给柱子娶房媳妇。

柱子憨憨的,不停的给老相爷磕头。

周紫蝉想起柱子憨憨的样子,慢慢的将河灯放进了水里。

“柱子哥哥,没想到竟然是我们周家害了你。”

“如果当初没跟爷爷回府,现在肯定在哪里吃月饼,过中秋呢。”

那天贼匪上门,柱子拼命保护身后的小少爷,第一个丧在了歹徒手下。

周紫蝉想起这些就泣不成声。

她又将第二个河灯放进水里。

大姐早几年就出嫁了,可为了给外祖父祝寿,那天带着小外甥回来,没想到竟然也惨死家中。

……

这些日子,周紫蝉强迫自己不去回忆那晚的事情。

可今晚,她真的撑不住了。

再坚强,再有毅力,再恬静,她也不过是个还没及笄的女孩子啊!

今天中秋佳节,陆增淮进宫和父皇母后还有文武百官一起庆祝。

他回来的时候已经后半夜了。

父皇高兴,命他们几个皇子都喝了酒。

他也喝了一些。

进府之后,感觉头脑昏昏沉沉的,他下了轿子,顺着活水往回走。

很意外的竟然看见湖水上飘着很多河灯。

河灯五颜六色的,顺着湖水往外飘去。

“谁放的河灯?”陆增淮顺口问道。

刘维林陪着陆增淮一起进宫了,哪里知道,拎过旁边的小太监,问道:“谁放的?”

小太监不负责荷塘小院。

而且王爷吩咐,任何人不准谈乱荷塘小院,违命者拔舌头。

所以他也不知道。

“看着方向……”他小心翼翼的提了一嘴,随后就闭上了嘴。

刘维林明白了,大步流星的追上陆增淮,回道:“像是从荷塘小院出来的。”

陆增淮指着最近的一个,吩咐道:“捞上来。”

刘维林站在河边,试了两下没够到,从旁边拿根木枝总算将河灯弄上来一只。

“小王爷,里边有字。”

陆增淮:“拿出来。”

刘维林将里边的字条取出来,却只有三个字:周阳城。

他将纸条递给陆增淮:“是老相爷的字(名字)。”

陆增淮接过字条,上边的三个字,字体娟秀,一看就是出自女子之手。

他看了眼荷花小院。

今天是中秋节,小姑娘该是想念亲人了。

想到自己有父皇母后,一群兄弟姐妹。

小姑娘全家被戮,这世上只有她孤零零的一个人了。

心口莫名有些刺痛。

这些日子,他一直冷着她,是不是太不近人情了?

正在他胡思乱想着,忽然听见一道撕心裂肺的呼救。

“快来人啊,小姐晕倒了,快来人啊——”

听声音是荷塘小院传出来的,陆增淮一惊,将字条攥进手里,随即慌不择路的往小院跑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