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章 祸首(2 / 2)

加入书签

“她爸就是一车间的赵大柱,也算是厂子里的老人了,工龄七八年,到现在还是个二级工,元元的同学就是他们家大闺女。

听说当初跟元元一起考上了高中,家里没钱,就没让她上,现在在家帮着她妈做些家务活儿呢。

不过,表哥什么的,这话一听就是哄人的,她妈娘家姊妹四个,只有一个最小的弟弟,哪儿来的表哥?年纪也对不上啊,这丫头撒这么个一戳就破的谎,有什么意义呢?”

在被选进住筒子楼的职工里面,老徐家的名气还是不小的,一则,是因为徐来福,厂子里的五级工可不算多。

二则,是因为他们家有三个挣工资的人,三则嘛,这年头,家家户户都讲究一个多子多福,哪怕已经有两三个儿子了,也不介意再生一个。

只有老徐家,就徐元这么一根独苗苗,老徐家的特殊,可不就被这么显出来了吗?

连带着,于晚菊在这一片儿的名气也不小,毕竟,也不是人人都有本事把饭做得那么好吃的。

老太太脾气好,对谁都是笑眯眯的,认识了一群年龄相仿的老姊妹,平时聚在一起说说话,聊一聊家长里短,附近这一片儿,家家户户的情况,她老人家都能说出个七八成来。

“谁说一戳就破了?咱们家这个傻不愣登的,可不就相信了吗?徐元,我可警告你啊,不管这丫头究竟安的什么心,非要把你往农村去拐,但是,从今天起,你给我离她离得远远的,脑子转得没人家快,就别硬往一起凑,省得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呢。”

黄卫英也没弄懂,要说这姓赵的丫头想让她儿子下乡,这是图什么呢?他们家跟赵家又没什么交集,也不存在结仇的可能性啊,不过,这并不妨碍她冷着脸对徐元提出了警告。

徐元的小名叫“元宝”,上初中以后再叫这么个奶呼呼的小名有些不大合适,家里人就改口叫“元元”。

唯有黄卫英,在生气以后会直接叫“徐元”,就像是上了一根弦似的,徐元也就养成了一个习惯。

一旦被他妈叫了全名,就代表着这件事情极其重要,没有商量余地,必须一五一十地执行。

“妈,你放心吧,我已经知道她不安好心了,又怎么会再搭理她呢?从今往后,我尽量躲着她走,实在躲不过,我也和她保持着两米以上的距离,行不行?”

自家孩子是什么性子,黄卫英还是了解的,他们家虽然疼孩子,但绝对不会惯着他的坏毛病。

所以,从小到大,徐元就没有撒谎的习惯,但凡答应了的事情,也必定会做到:“行,你记得说到做到!”

母子俩达成一致,黄卫英总算给了儿子一个好脸色看,她是个有什么就说什么的直脾气,但这一茬儿,在徐来福老爷子和徐进生那里,可没这么容易过去。

要知道,徐元可是差点儿被忽悠着下乡了啊,现在哪家不是对下乡两个字避之如虎?到底什么仇什么怨啊,这丫头非要这么坑徐元?

为了弄懂这个问题,父子俩对视一眼,决定从明天起,好好地摸一摸赵家的路数,毕竟,比起一个小姑娘有这样的坏心眼儿,他们更愿意相信,这事实际上是赵大柱的手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