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不眠(2 / 2)

加入书签

只要太阿剑还在他身边,只要戚玉还附在太阿剑上,那么一切都还在陈鹤轩的掌控之中。

无垢山的山主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头发几乎盖住了眼睛,胡子也留至胸前。

陈鹤轩弯腰拱手道:“晚辈陈鹤轩,特地前来拜访前辈。”

“稀客啊……已经很少有人来无垢山了”,老者很是和善地抚了抚胡子,道,“跟着我进来吧。”

老者问:“你从哪里来?”

陈鹤轩恭敬地回答道:“我从星洲门来。”

“星洲门啊……”老者长叹一声,道,“你是濮雪峰的弟子?”

”是。”

“我也很久没有见到你师尊了,他现今如何?”老者走上前问道。

陈鹤轩正要回答,老者面色一变,问道:“你身上为何有魔族气息?”

陈鹤轩早已想好了话术,问起来就说是自己有心魔的原因,正要回答,就被老者打断了。

老者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陈鹤轩,道:“现在全修仙界都在找你的那把太阿剑……”

陈鹤轩下意识按住戴在手上的的储物戒指。

老者收回视线,淡然道:“不必紧张,无垢山与世无争,外面的事和无垢山无关。”

“只要走的时候不将北名书阁的书带走,你带了谁来都无所谓。”

陈鹤轩这才松了一口气,道:“多谢前辈。”

老者轻笑了一声,说:“不必客气,许久未听到你师尊的消息了,你师尊现今如何?”

陈鹤轩皱眉道:“前段时间为我的心魔所打伤,如今还在养伤。”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老者长叹一口气,又问,“你此行是为了解决心魔?”

陈鹤轩跟随老者伴着山路而走。

北名书阁在无垢山的山顶,山道上云雾渺渺,每一步都充满玄机。

若非有人带着,陈鹤轩觉得自己一定会迷失方向。

“不是为了心魔”,陈鹤轩面上现出忧色,问,“前辈可知勿忘草?”

“若是那个使人丢失记忆的草,我的确知道”,老者说,“观你的面像,重毒已深。”

“那前辈知道如何清楚勿忘草的效果,并且恢复记忆吗?”陈鹤轩迫不及待地问道。

“我不清楚”,老者叹了一口气,“今日你便好好休息,待五日后再进书阁里仔细查阅。”

老者领陈鹤轩来到北名书阁外的一处小院前停下。

老者看着陈鹤轩,说:“五日后一早我便带你进书阁,无垢山灵力丰沛,这几日你可在这勤加修炼。”

陈鹤轩连忙答道:“多谢前辈。”

目送老者离去,陈鹤轩便进了小院。

小院里很是寂静,一个人也没有。

陈鹤轩在院子里的石凳前坐下,从储物戒指里拿出太阿剑。

“戚玉,出来。”陈鹤轩敲了敲剑身,依旧没有得到响应。

他心里忽生一计,拿着剑便往自己的手指上划,就在锋利的剑身刚接触到指腹时,手中的太阿剑便化作了一个透明的人形。

“你终于出来了”,陈鹤轩笑了下,见戚玉是透明的灵体状,问,“你怎么会是这样?”

戚玉在剑里躲了好几日,再次见到陈鹤轩,尤其是带着笑的陈鹤轩,立马觉得不自在,像是被什么大型灵兽盯上了一样。

陈鹤轩看见戚玉皱眉后退的样子,就想到了瑟瑟发抖的小鹿,于是舔了舔犬牙,道:“戚玉,你在怕我吗?”

戚玉没理会他,只是在陈鹤轩上前时,止不住往后退。

“你是不是在躲我”,陈鹤轩的视线一直在戚玉的脸上逡巡徘徊,道,“这几日我一直在喊你出来,你怎么不出来,是不想见到我吗?”

“没有。”戚玉只是单纯不想见到他,不想本来就乱的心变得更乱。

陈鹤轩步步上前,戚玉步步往后退。

直到将人逼到角落里,陈鹤轩才停止前进,只是用手轻轻勾了下戚玉的手。

一和陈鹤轩相碰,戚玉便从灵体化作实体。

陈鹤轩将戚玉的一只手扣在墙上,盯着他问:“戚玉,你告诉我,你是不是在躲我。”

陈鹤轩贴得太近,温热的呼吸洒在戚玉的脖子和耳边,熏得那白玉般的肌肤上浮起一层淡粉色。近得陈鹤轩甚至能够清楚地看到戚玉耳朵上细小的绒毛。

戚玉侧过头,想躲开陈鹤轩的刻意靠近。

他不适地蹙眉,道:“我的确是在躲你。”

陈鹤轩看着戚玉的耳朵抖了几下,觉得好玩,道:“你是不是忘了什么,你该怎么喊我?”

戚玉瞪了他一眼,道:“师兄。”

他越来越觉得师兄不对劲了。

以前恨不得离他三尺远的人,现在却主动靠近他。

以前从来不会主动跟他说话的人,现在却死死逼问他,不仅如此,还会因为一个简单的称呼就质问自己。

见戚玉都要缩成一个团子了,陈鹤轩才往后退了两步。

“戚玉,你听着”,陈鹤轩道,“在我还没有原谅你前,我说什么你就要做什么,最好不要违背我。”

戚玉抬头看着他,道:“我以为你刺进我身体里的那四十九剑,就已经是彻底还给你了。”

陈鹤轩的动作一顿,眼里浮起几丝悲痛,但这悲痛在戚玉察觉前就一闪而过。

他闷闷地道:“只是四十九剑怎么够?”

陈鹤轩看着戚玉,一字一句地道:“怎么能抵得上两千六百个日夜?”

戚玉面色煞白,苦笑一声,握住陈鹤轩的手按在自己胸前,楞楞地道:“原来四十九剑,都不够师兄解恨吗?”

“师兄,原来你这么恨我呀……”

真的不够解恨吗?

或许是杀死戚玉的那场梦魇重复过太多次了,明明已经过去那么久了,陈鹤轩至今仍能将那四十九剑、每一剑刺的位置、用的力度、流出的血、造成的伤口大小记得清清楚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