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87章 书院之行二(2 / 2)

加入书签

 老夫和姚大人找了一些老一辈的读书人,每天讲学,为士子们答疑解惑。

 除此之外还有琴棋书画、算术、农学、水利、天文,只不过这些都是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

 说句实在话,有些方面还没能请到有足够才学的大家,大多数只能靠学子们互相之间摸索。”

 说到这里,凌雪均的脸上有一丝丝惋惜。

 尘岳倒是并不介意的笑道:“北斋书院成立的时间还很短,哪能面面俱到。

 不过本王相信,有凌先生和几位大人在这,未来的北斋书院一定是我朝文坛中的一抹亮色。”

 “呵呵,王爷有此心,老夫自当尽力而为。”凌雪均笑着品了口茶,然后接着说道:

 “除了这些文科、兴趣类,咱们书院中还有一些必学科目,那就是体魄!

 骑艺、箭术、技击缺一不可。

 咱们凉地,别的可以不学,但是防身的本事一定得有!谁要是柔弱到连把剑都拿不稳,老夫第一个就不答应!”

 凌雪均吹胡子瞪眼,在他的理解中,文人为什么非要柔柔弱弱、风一吹就倒的模样?

 文人同样可以虎背熊腰!同样可以策马扬鞭!

 虽然看起来怪了点……

 感受到凌雪均身上突然冒出来的抖擞精神,尘岳都是略微侧目。

 “哈哈哈~”

 姚青峰在一旁笑道:“为了锻炼这帮学子的体能,凌老前辈特地从左将军那里借来了几名军中校尉,据说还有从大凉龙四出来的。

 可把那帮年轻人练得够呛。”

 “嚯,这么搞书院里竟然还有人?凌老可别把人都给本王练跑了。”尘岳开起了玩笑。

 凌雪均毫不在乎的摆了摆手:“哪有那么夸张,主要就是让他们把身子骨练得壮实一点就行了,又不是真让他们拿着刀去和蛮子互砍。”

 “哈哈哈~”

 几人齐齐大笑出声。

 又聊了一些之后,尘岳终于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这些士子学成离开之后,大多数都去了哪里?”

 凌雪均拱了拱手,沉声道:

 “一部分回到了各自的家乡开设私塾,算是回馈乡里了。

 极少数外地人去了京城赶考,只不过这两年中原局势大乱,没听说有考出好成绩的。

 最多的人则是留在了辽东本地官场,经过官府审核之后可以做官。”

 童成襄接着补充道:“目前进入辽东官场的士子已经有一百五十余人,都已经经过了考核。

 绝大多数都在县衙一级担任主簿、文书等职,少数能力极强的也会甄选至州郡一级任用。

 年轻人嘛,可以多在基层历练历练,对他们以后的成长大有裨益。”

 尘岳略加思索了一会儿以后说道:“学子学成之后,不管他们去哪儿,官府都得帮手一把,哪怕给点赴京赶考的盘缠也行。

 至于进入辽东官场的年轻人,可以放心大胆的用。

 辽东百废待兴,虽然这两年缓了口气,但是县级还是缺人,有能力好的,多培养、多留意、多磨炼!”

 “臣等遵命!”

 尘岳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轻声道:

 “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才是本王开设书院的初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