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章(2 / 2)

加入书签

她这才反应过来,原主是有三个孩子的。

三个孩子,这个事实恍若晴天霹雳般往她头上劈过来。她一个母胎单身,连男人的手都没牵过,就直接成了三个孩子的妈!!!

“保国家的,你现在能起来吗?人应该都到齐了,大家都在前面堂屋等你呢。”中年妇女说道。

恍恍惚惚的苏嘉禾终于反应过来,结合原主的记忆,她谢过了面前的中年妇女,也就是大队长的儿媳妇王翠花,起身慢慢向堂屋走去。

这里是大队长家里,她丈夫的战友李向党带来了周保国牺牲的噩耗。原主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晕倒了,被带到后院的房间休息。而现在已经变成她了。

而此刻大队长的堂屋里已经挤挤挨挨地坐满了人。原主的公公周老头,婆婆周老太太,大伯周爱国,小叔周卫国都一言不发地坐在桌前。大家都神情凝重,一言不发。

周老太双目红肿,看来已经哭过一场了。

原主的娘家人也都来了,父亲苏有粮,母亲李大华,此时都担忧的看着她,双胞胎哥哥苏阡陌也皱着眉头坐在另一边。

原主的娘家苏家大队离这里不远,得到消息后便马上赶了过来。

队上的会计和几个辈分高的长辈也都来了。

除此之外,便是来送消息的几个人了。其中一人是县武装队的干事赵勇,军队里的人牺牲了便是通过武装队来送达消息的。

旁边是之前已经自我介绍过的李向党,是周保国的战友。还有一人也神情肃穆地站在一旁,一言不发。

看来是在原主昏迷的这段时间里,大队长已经把双方有关的亲属和大队里的长辈都叫过来了。

“嫂子,你没事吧!”说话的人正是原主丈夫周保国的战友李向党。

苏嘉禾沉默的摇了摇头,一言不发,一副悲痛欲绝的模样。

李向党悄悄的松了口气,之前看她一副深受打击的样子,他真怕她撑不过来。现在看来,虽然她满脸苍白,但也已经恢复了平静。

“咳咳,保国牺牲的事你们也都知道了。”说着大队长向李强示意了下。

李向党看了一圈,从怀里掏出了一个信封。“我们出任务前就写好了遗书,这封是保国哥的。”

“呜呜呜,我的儿啊,怎么就让我白发人送黑发人呐!这是要我的命啊,让我也一起死了吧。”周老太哭的撕心裂肺。

周老头坐在一旁,他虽然没有哭出声来,眼眶里却满是泪水,整个人也肉眼可见的老了下来。白发人送黑发人,怎能不痛?更何况,保国是家里面最有出息的一个孩子。

苏嘉禾接过信,周老头周老太都不识字,这种情况下她是最适合的人选。

信上写了很多,交代他出任务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为国牺牲,他无怨无悔,也希望家人不要过于伤心。

希望父母以后能照顾好自己,对于妻子,要辛苦她一个人照顾几个孩子了。还叮嘱孩子要好学上进,以后成为国家的栋梁。

然后便说道了自己的后事安排,如果自己真的不幸牺牲,国家会有一笔抚恤金。苏嘉禾读到这里时,周老太的哭声戛然而止。其他人也明里暗里竖起了耳朵。

堂屋里只听见苏嘉禾的声音。见此状况,苏嘉禾挑了挑眉,继续把信的内容读了出来。

信上说那一笔抚恤金一半给周老头周老太,他这个不孝子无法养老,只能这样补偿,日后还需周大伯和周小叔多照顾二老了。

另一半给苏嘉禾和几个孩子,希望来报信的战友和村里的长辈能够帮忙,用这笔钱给他的三个孩子起个像样的房子,让他们将来娶媳妇用。

周保国很清楚,自己多年在外。家中一大家子都在一起生活,除了他每个月寄回来的工资之外,都是下地干活挣工分的。

自己这一死,财帛动人心,如果不替妻子孩子规划好,恐怕他死也不能瞑目。

也不是说周老头周老太不疼他,只是到底十几年没有生活在一起,感情上总也比不了陪着他们的大儿子和小儿子。

更何况自己有三个儿子,最大的才八岁,等到孩子结婚时,他那笔钱又能剩下多少呢?

他的三个儿子是周老头周老太的亲孙子不假,但是,周大伯周小叔的孩子也不是捡来的。死人怎么和活人争?

那是他亲爹亲妈,难不成他还能从地底下爬出来骂他们不成?他已经死了,人走茶凉,总管不了了。

倒不如趁着他刚牺牲,把最关键的房子建起来,在农村只要男孩子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总能讨到媳妇儿的。

如果他真的牺牲了,也只能尽自己的能力把他的孩子妻子安排好。

苏嘉禾继续读信,“家里孩子多,负担也重。三个孩子总要娶媳妇的,就把另一半的抚恤金给孩子们盖一座像样的房子,让嘉禾带他们搬出去住,也免得将来要二老为他们劳神。只是日后她们孤儿寡母的,还请大家多多照顾……”周保国的意思很简单,抚恤金要分给苏家和母子一半,并且用这笔钱给他们建一座像样的房子。

分钱分房子,其实就相当于把她们二房单独分出来过了,也就是实际上的分家了。

听到这里,周老头佝偻着身子,一言不发。周大伯和周小叔二人都低着头,看不清面容。

周老太的眼里闪过冷光。在她看来,是她辛辛苦苦把儿子拉扯大,儿子的补偿金当然都是她的。

至于房子,现在几个孩子都还小,要什么房子,挤挤都能睡下。而且,老二家的几个孩子都还小,哪里用得着起房子!倒是老大家的孩子大了,马上就要娶媳妇了。当然是要先紧着大孙子啦。等到老二家的孩子长大了,她自然也会替他们打算的,至于这么着急吗?

而且他的儿子最是听话了,现在有分家这种想法,肯定是平日里老二媳妇撺掇的。她就知道这个小贱人不怀好意,先是撺掇老二把津贴分给她,现在直接就是分家了。

现在老二去了,她守不守得住还不一定呢?这么大一笔钱,给她不就相当于直接给苏家了!杀千刀的小贱人,要是让你得逞,还真当我老太婆好欺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