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借钱(2 / 2)

加入书签

“朕给过她选择,若是将木家军归入虎贲军,这一路的粮草自军饷然由朝廷来包办,至于木家军,我朝可没有从国库支钱给府军的先例。”

皇帝这是趁火打劫呀,揪到木六娘的错处就想乘机收编木家军。

木六娘的脾气打小就倔,木家军又是她一手带出来的,怎么可能愿意拱手让给皇帝。

张溪从袖口掏出兵符,双手呈上,既然皇帝想要兵权,那就一个换一个吧。

皇帝抬眼一看挑了挑眉:“不要了?”

“臣年龄尚轻,未加冠。这黑金符统领南衙十六卫,太重!还望陛下收回。”

“拿不起来?这黑金符在你手上几年了?”

“快三年了吧。”

皇帝走了下来道:“你拿不起来吗?”

张溪低头道:“日夜惶恐。”

皇帝蹲了下来与她平视问道:“有那么惶恐吗?”

张溪拼命睁大眼睛,尽量不让眼神闪躲,回答道:“惶恐。”

皇帝就这么一直盯着她,张溪从未想到会有一天被人盯的如此煎熬,后背慢慢的浸出了汗,举着兵符的手有些颤抖。

“啪!”皇帝一把抓住张溪的手腕。

“先帝给你兵符是为了什么?”

“救命稻草,守卫太平宫。”

别看黑金符其貌不扬,它可号令南衙十六卫中的任何一卫。皇帝说这太平宫最后的防线,南衙十六卫一直是分别管理,相互联系不深,但都受这黑金符调配。就算其中有十卫反水,剩下的也会护太平宫周全。

“这个稻草你想丢了?”

张溪无所谓,这兵符对于自己来说就是块破石头,兵可不是有兵符就能带的。

皇帝拍了拍张溪的肩膀道:“你倒是真良善,起来吧。”

张溪刚起身就听皇帝道:“听说你这几年不断资助落魄书生?今年春闱,你的门生能出几人?”皇帝回头,目光似箭射了过来。

唬的张溪连忙摆手,躬身道:“都是玩笑,不过是救济几位快没命的可怜人,臣没有招揽门生之意。”

张溪说的都是实话,她就是看人寒窗苦读几十载,若是为了几两银子错过考试,可真就太惨了。

但她绝无招揽门生的意思,就是心软而已。

“最好没有。”皇帝的眼神缓和了点:“书都没读几本的主公,招揽门生也是可笑。”

“是是,臣定努力读书,不让皇兄和太傅失望的。”

见皇帝没再训斥自己,张溪又得寸进尺道:“二哥哥,那军饷?”

“你是为了那些军士,还是为了木六娘?”

张溪想都没想脱口而出道:“军士。”

皇帝点点头,木六娘说得没错,她一定会选军士。

“国库也拮据,朕这里倒是有个万八千两银子……”

张溪见皇帝松了口,往前上了几步撒娇道:“二哥哥最好了。”

皇帝难得笑了,他道:“钱可以给,但你得应我件事。”

“嗯嗯,陛下快说。”

“年下一应节礼,你得陪着朕去应酬。”

“这……”张溪向来不喜欢应酬,不过她犹豫下还是答应了。

张溪把军饷安排妥当,给木六娘写了份信告诉她全力打仗,不用担心后方军饷。

云姝趴在一旁看着张溪给信封口,笑道:“要不我给你塑个金身,你直接立地成佛了。”

“能帮一个是一个。”

“可惜人家却不知道是你的努力。”

“我又不图名。”

“好了,大善人快点画吧!”

张溪看了眼面前的空白灯笼,无奈道:“你到底承诺多少人?”

“我算算。”云姝扒着手指念叨着:“大林,阿媛,斐儿,秦温……差不多七八个人吧,都是我闺蜜。”

“你闺蜜是够多。”

“就差最后一个了。”

郭八往屋里探头道:“公子,陛下催您呢。”

“等会儿,这灯笼还没画好呢。”

郭八劝道:“公子快去吧。”

“马上,马上。”

张溪刚停笔,云姝拿过灯笼就跑出去,嘴里嚷嚷着要迟到了。

她一路跑到朗园,那里小姐姑娘几乎都到齐了,今儿是上元节,宫里斗灯笼,但女孩子舍不得斗坏自己漂亮灯笼,便改成文斗了,比谁的灯笼纹样好,谁的灯笼样式好。

“快快快,这是大琳的,牡丹给秦温……”云姝分着手里的灯笼。

被唤作大琳的是寿康县主百里琳,她抱着灯笼爱不释手道:“九哥的画功真是了得,宫里的画师未免比的过他呢。”

其他姑娘打趣道:“在里心里有谁比得你九哥,哈哈哈。”

百里琳也不恼,挨个观赏张溪画的灯笼。

“你们快看。”秦温指着湖面道:“金龙画舫诶。”

“一会儿还有烟花呢。”

百里琳却看着满园的灯火,叹了口气道:“九哥要是在这就好了,画一幅上元灯节定是传世之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