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已替换(1 / 2)

加入书签

就此牵连,对胤禔太过不公,那是他儿子,他如何不疼。

康熙让自己莫要想那些还未发生的事情,闭上眼静心想着,望这一切都来得及。

翌日,当秋暖只在殿中看到五岁的弘晳时,诧异了一瞬,低着头走了进去,抽空问了陈四,才知康熙在朝堂上说,昨日夜里思来,三岁皇孙确实有些小了,便把弘晋与弘昱来乾清宫的时间推迟了两年。

另说:日后阿哥们的儿子,满五岁,每年可来乾清宫一月,太子因身为储君,子孙皆是重要,则需每日来乾清宫,让他亲自查验功课。

最后说了句:此事不容再辩。

就一锤定音了下来。

昨日因康熙答应让弘昱来,而自得的大阿哥,如同在寒冬腊月里被浇了盆冷水,要是只有推迟两年,这是无碍的,因为弘晋也推迟了,可康熙加了后面的话。

除了太子的儿子,其他阿哥的儿子全都一样,年满五岁,每年只能来乾清宫一月,那他就和其他阿哥无甚区别了。

康熙的决断,无人敢再进言,哪怕是大阿哥一派的朝臣,也无话可说,是不让其他阿哥的儿子入乾清宫,还是说让大阿哥的儿子和太子那边一样。

前者得罪人无数,后者,心思太过明显。

秋暖眉头拧了下,康熙这是睡一觉想明白了?还是觉得孩子太闹腾了?

不过这样也挺好,辛亏昨天没收那副东珠耳环,要不然拿着真烫手。

退了朝,太子故意离索额图稍远了些,四阿哥走上前,轻声道:“汗阿玛此举英明。”

太子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胤禛莫要思虑过多,汗阿玛凡事都心思透亮,大哥虽爱与我斗气,但是心里应当也是明白的。”

四阿哥话已到喉,又咽了下去:“希望如二哥所言。”

对这个心思沉重,不爱说笑的弟弟,太子也是无奈:“一切都有汗阿玛在,你下了值去茶楼听听曲,野外跑跑马,别一头扎进吏部出不来。”

四阿哥:“我刚到吏部,近两年的卷宗还未看完。”

明知劝不动,太子也只能放弃。

外放的风风雨雨,都与乾清宫无关,秋暖像是待在最安全,也是最危险的地方,每日重复着相同的事情。

不同的是可以旁观康熙的生活。

这日秋暖上值时,刚巧四阿哥在殿内与康熙谈事,她便在外间站了站。

这是她第一次见到历史上的雍正,此时不过二十一岁,却已显得老成持重,秋暖偷摸看了眼,哪怕说着话,神情也是淡漠的,不苟言笑。

不过一会,四阿哥就退了出来,走至殿外停下脚,看了秋暖半晌,似是打量:“刚到汗阿玛身边来的?”

秋暖低着头道:“回贝勒爷,奴婢刚到乾清宫两日。”

“叫什么名字?”

“秋暖。”

四阿哥点点头,名字在他舌尖绕了一圈,记了下来:“嗯,好好当差。”

他转身离去,秋暖摸了摸额头上不存在的汗,吓死她了,她还以为刚才偷看的一眼被发现了。

他和康熙相比,秋暖情愿是跟在康熙身边,在她看来,康熙这个人最起码还是讲理的,四阿哥就,也不是不讲理,就是没那么大的度量,心思难猜,还记仇。

应是手头的事忙完了,日头还未落西山,康熙让梁九功把十三阿哥喊了来。

这也是秋暖第一次见到他,今年只有十三岁的十三阿哥,比康熙矮了半头,瘦的有些憔悴了,见到康熙未语就先红了眼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