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配香囊(1 / 2)

加入书签

这两月官场上不大太平。

不少官家遇上祸事锒铛入狱,闹的长安人心惶惶。

可就算这般也挡不住长安人过端午的热情。

先是五彩线卖脱了销,大周习俗便是要用五彩线编五色长命缕送给亲人以除邪秽,自然也可赠心上人表祝愿。

再者便是香囊了,在大周这叫换新香,香囊便与五彩长命缕不同了,多是自留,少有赠送,若是赠了,便是私下相授了。

不过啊,也因着换新香,这几年京城的合香楼也借这个由头办了些活动,具体就是女郎们在楼里自个儿配香囊里的香,只需最后套上指定的蓝底蝶花香囊,再在香囊中塞一张写有名字的纸,最后交回合香楼即可。

这香囊与私下用的不同,赠了合香楼的香囊可就算不上是私私相授了。毕竟合香楼里的香囊是可买到的,而非女郎亲手一针一线绣出来的。

当然,若是得了评香会的魁首也是有好处的,这香会在合香楼售卖一年,这香囊一半的收益都归那配香人。

听着好听,可这也不是好拿的,合香楼请来评香的都不是小角色,若是交上来的香平平无奇,他们也不会硬凑一个上来。

霍秋濯前几日就随姐妹们上街买了五彩线,与姐妹们一起编了几道五色长命缕。

几位墨家姐妹是一道去赠了长命缕,本是想邀霍秋濯也去的,可霍秋濯却摇了摇头说不必了。

在霍秋濯看来,她与其他来寄住的姐妹是一样的,她姓霍,又不姓墨,也是实在没必要送几位表亲长命缕。更何况且她与几位表哥并不亲近。

墨烁的腿伤经了一月也好全了,却也因病落下了不少书院的功课,本来这些对于他而言也不是什么事儿,大概也是季清羡的劝解起了些作用,他愣是在书院待了小半月。

墨烁倒也知自己的德行,府中其他兄弟不是已在朝廷当差就是正在考科举,独他无所事事。有些话虽难听,却也如良药,苦口却利于病。

醒悟了自然人就发奋起来了。

他落了那么多功课,墨煜自然不会不管。但见他这几日无论舞文弄墨还是舞刀弄枪都颇为刻苦,也是有些欣慰。

墨烁这样刻苦,自然有他的道理。他虽不清楚霍秋濯,但他知晓季清羡的脾气,她交朋友是看人的。而且,只要他不似从前那般,祖母见了什么会不答应他。

因着合香楼办的香囊会,香料铺子最近也是红火了一把。

墨莞想着姐妹几人到现下还是有些隔阂,便做主带她们一道去配了香囊。

霍秋濯就按自个儿的性子配了柑橘皮与艾草,再搭以几种与它不相冲的药草便成事了。

其他几人也是随喜好就配了,毕竟大都是世家小姐,若是在意这点儿钱,那可就丢面了。

端午那天墨府是有办家宴的。

当天丫鬟婆子们都起的早,霍秋濯起来时,门前已挂好了菖蒲与艾草。

照例她是要去拜见祖母的。今日是端阳,但除却她并无其他人。

“老祖宗安。”

进了门她先向祖母行了一礼,即使无人看,规矩不可费。

“秋濯来了啊。”

老祖宗满头银丝,精神瞿烁,见她来了,放下手中的茶杯,露出些笑来。

待她坐下,老祖宗照例是问了功课,接着便心平气和地说起了她的母亲。

“秋濯啊,老祖宗我近几日总睡不好,常常梦见阿浓。”

说着老祖宗脸上浮现一股悲伤之色,“虽说现下把秋濯你这孩子接了过来,可心里总觉得亏欠。”

“我……”

“若是等秋濯你明年及笄订亲,待再嫁出去,老祖宗就怕照应不到你了。”

老祖宗说的一阵情真意切,可霍秋濯总觉得奇怪。老祖宗今日,应该不止想说这些。她不知为何,想到了那只老祖宗赠与她的紫玉镯。

“老祖宗多虑了。”

霍秋濯回答的中规中矩,“这几年能得昌国公府照料已是感恩,怎敢奢求以后。”

霍秋濯倒是没想长留京城,她到如今还时常惦念着霖江的一草一木。如果能回去,自然是要回去的。

“秋濯,你也是国公府的孩子,我的孙女。”老祖宗似叹了口气,“莞娘可一争王妃,蓉娘也嫁了伯府……你这么就这么安分呢。昌国公府的姑娘,就算天子也配得。”

“秋濯不敢多想。”

似是劝说不成,老祖宗便想改道劝说其他,反倒说了其他话,“秋濯觉得几位姐妹如何啊。”

“莞姐姐大方得体,芫娘虽性子有些较真,但心思总归是好的,怀凝姐姐温婉,兰怡姐姐飒爽,清羡认真,芸娘安静,姐妹们各有所长,秋濯自认比不得她们。”

“那……几位表哥呢。”

霍秋濯听了这话才知,前面不过是些铺垫。

“大表哥有些冷淡,二表哥太过顽劣,三表哥文弱,四表哥没怎么见过。”

很显然,霍秋濯有意把对他们的评价都说低了。今日的问话她再不明白便是傻子了,联想到老祖宗在她初来乍到时给的紫玉镯便知。

她不愿说,老祖宗自然也不想逼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