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2章 新成功群岛第四更求订阅(1 / 2)

加入书签

 所有的一切都出乎了人们的意料。没有人会想到,一篇新闻报道会让皇帝来到一个伤残的工人家中,更没有人想到,随后朝廷就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工人赔偿法》以及《伤残和养老保险法》,尽管颁布的法桉不过只是草桉,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些法桉颁布的时候,整个世界都被改变了。

 1872年,对于大明而言,是变革的一年,这一年,似乎就是过去和现代的分界线。

 这些制度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大明民众的热烈欢迎,在一番“友好“的协商后,这些法桉的结果是:资本方出大头,工人出小头,政府出钱补贴,强制执行。

 其实也没有什么强制不强制的,那些企业不愿意执行也没有关系,反正朱大皇帝的私人企业??亚美利加公司所属的全部企业都会配合执行这些法律,为自己的职工购买各种保险。

 换句话来说,仅仅只是这么一家工人就涵盖了基本上超过80%的工厂企业雇员和职工。

 与此同时,帝国农业公司也为所有的农场员工购买了养老,医疗以及工伤等保险。

 如此一来,其他的企业如果不为自己的职工购买保险的话,那么他肯定是无法招募的工人的。

 就像美国的福特开出“5美元工资”之后,各家企业迫于无奈,为了生存只能纷纷跟进一样,那些企业不论是是否心甘情愿,也只能纷纷跟进。

 从1873年到1883年为止,大明帝国参保人数便从300万人增长到了2550万人,几乎涵盖了所有成年劳动者。

 劳动者的生存、养老,以及工作环境中遭受的健康受损、不平等和压迫等问题均在此制度下得到正面解决。即便是那些少数族裔??欧裔和欧印混血也甘愿生活在大明的治下。社会治安稳定,工业稳步迅速发展。

 也正是从这一天起,大明成为了一个与其它国家截然不同的国度,并且在未来将其它国家远远的甩在身后。

 不过想把其它的国家远远的甩在身后,还是要有人。毕竟,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市场消费都必须要有人。

 没有人一切都是空谈。

 对于大明而言,没有什么比引进移民更重要的事情。毕竟,大明的人口不过区区千万人。

 而且对于大明而言,引进移民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廉价劳动力!

 那些新移民不仅工钱低廉,而且在半年内还不需要为他们购买各种保险,这简直就是最好不过的廉价劳动力了。

 还好,在华夏有亿万饥肠辘辘的民众,还有心思各异的各方出于种种目的千方百计的把源源不断的移民送上火车,送上船。然后抵达这片新大陆。

 1872年的圣诞节前,从华夏驶出的“康平号”移民船缓缓驶入了位于新几内亚北部成功群岛的新厦门港。

 新厦门是成功群岛的首府,它并不是另一个世界为世人所熟知的拉包尔,而是科可波,在1910年之前,这里一直是德属新几内亚的首都,后迁往拉包尔。

 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首府,这完全是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毕竟,在历史上,拉包尔被火山爆发消灭了两次。

 正所谓天命不可违,既然如此,也就没有必要硬着头皮非要再拉巴尔建首府了。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现在的新厦门已经成为整个中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城市。

 虽然人口仅仅,不过只有五六万人。但是在这个时代的中太平洋地区,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城。

 十几座宏伟壮丽的大明式现代建筑和西式建筑物伫立在港湾,这些建筑都是商行在这里的办事处所在,其中最为富丽堂皇的就是汇丰银行成功分行的大楼。除了这些建筑之外,城市之中大都是东方式的木竹建筑??得益于岛上丰富的木材资源,新厦门的民居大都是木屋,那些借鉴了西式现代建筑结构的木屋却充满了东方风韵。

 所有的这一切,在船上的移民们眼中都是新鲜的,“康平号”虽然是从扬州驶离的,但是相比于那里拥挤、肮脏与杂乱……这里一眼就看得出来,不仅干净整洁,而且肉眼可见的富庶啊!

 “李哥儿,咱们是不是就到这里吧!”

 瞧着岸上城市,尤其是在看到码头上的那些人都是一副红光满面的模样,赵四满怀期待的冲着船上的水手喊了一声,在船上航行这么多天,他认了这个老乡,和他一样都是凤阳人,大明朱皇帝的老家。

 按他的说法,搁在大明朝,他们就是堂堂中都人。

 “这才几天哪,咱们这艘船是去临海,你瞧着这边好,可这边也就是咱们大明的海外领而已,等到了临海你就知道了,大明……可比这地方好多了!”

 大明到底有多好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