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使团名单(2 / 2)

加入书签

张居正微微吹了吹茶水:“我记得你之前提过,出使西方?”

“对啊对啊。”

静修忙不迭点头,似乎是还不太相信,该不会她爹真促成出使美国的事儿了吧!

“此番美国使团来华,表面上是为通商交好,实则意欲武力压迫。”

就他们提出的那些条件,根本是该当场乱棍打死的地步。

不过,他们敢在此大放厥词,背后显然是有所依仗的。经与洋夷一战,朝中许多大臣都意识到了洋夷器物之利,于是重金效仿。

这两年是有一些收获,奈何积重难返、非一日之功也。

这个时候,不能再度开战,但也不能答应对方使团的无理要求。张居正本意虚与委蛇,以小恩小惠暂且稳住他们,不过那个使节顾盛确实狡猾,竟是分毫不让。

形势正在胶着之中,陛下忽然派了一人前来。

“他叫沈惟敬,浙江嘉兴人,以经商为生、精通英语。”

张居正奇怪,使团自己带了两个翻译,就是伯驾和裨治文。宫中也以梁进德等人为翻译,并不缺少这等人才。

内监小声说:“陛下说了,此人的才能并不在于洋文。”

“那是什么?”

“陛下说,先生您用了就知道了。”

果然,沈惟敬加入队伍不过两天,张居正就知道他的本事了。

那张嘴里说出来的,根本没一个实字儿。

静修嘴大的能吞下一颗鸭蛋,只听父亲说:“也不知他与那育奈士迭国使节说了些什么,总之条约的事先放放,陛下居然提出派使团去育奈士迭……”

“什么?!”静修感觉嗓子都要破音了,“这……这是陛下自己提出来的?”

“是,眼下正在拟定人员名单。”

“有哪些人?”

张居正说了几个,应该是礼部的臣子。

“陛下觉得使团人太少,不足以昭显我大明天国威严,又添了一些人。”

静修凑上去一看,只觉五雷轰顶,这名单上的人她居然认识不少,其中第一个居然就是——朱载堉!

“这……这不就是……”

“郑王世子。”

……

朱载堉,明□□九世孙,明朝郑藩第五代世子,明代著名律学家、历学家、音乐家。

作为与李时珍、宋应星、徐光启、徐霞客齐名的重量级科学家,朱载堉一生精通音乐、天文、历法、数学、舞蹈、文学,著有《乐律全书》《嘉量算经》《律历融通》等等,被称作文艺复兴式的圣人。

其实一开始,陛下提议使团中应有皇室成员的时候,张居正是觉得不妥的。

但郑王世子这个人选、又实在太妙,朱载堉本人人品才干都是顶尖,博学多才、是宗室之中一等一的人物,实在没必要为此拒了陛下。

此时,张静修已经没空为朱载堉惊呆了,因为下面的人名,一个更比一个精彩。

——神机营右副将李如松

——兵部主事李化龙

——礼部主事赵南星

——户部主事李三才

这四个人别看现在年纪轻轻,李如松二十七、赵南星二十六、李三才二十四、李化龙二十二。

但他们可是十几二十年后、万历一朝的风云人物。

李如松,辽东总兵,万历三大征宁夏之役和朝鲜之役主将。

李化龙,兵部尚书,万历三大征播州之役主将。

赵南星、吏部尚书,李三才、户部尚书,且都是日后搅动天下风云的明末东林党首领级人物。

“陛下说,万历二年进士留京的不算多,这三人年纪轻轻,应该多多游历、增长见识。”

静修机械性地点了点头,李如松也就罢了,毕竟是李成梁的儿子,且是神机营的人,论理是该有他。

可是小皇帝能在二三百个万历二年新进的进士当中,精准地挑出了三个二十年后最厉害的、帝国的肱骨之臣,这怕是不能仅仅用玄学和巧合来解释了的吧。

答案,已然呼之欲出了!

等再看到名单中那四个名字,她更是百分之一万地确定了——万历皇帝朱翊钧、一定也是穿越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