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噔(2 / 2)
杨药师则听了这一番夸赞,很是受用,感叹小长乐竟一改常态,颇为倚重与亲近自己,不禁频频点头。
“诸位且慢!”
月朗星稀,众人准备离去之时,季临渊从人群中走出,疾步朗声道:“眼下,长乐姑娘还在为舍弟诊病,莫非忘了么?”
长乐回道:“长公子不必挂心。二公子定量服药即可,针灸探穴会由辛夷师兄代劳。我每隔几日回来为他配药。”
“哦?”季临渊挑眉,“若长乐姑娘在诊疗痘疫时不慎感染,又致使舍弟感染,该当如何?”
他反复追问,也不肯配合。
长乐见他今晚是打定主意要跟自己过不去了,便定定地看着他,心中权衡:到底是让他当众下不来台,还是先打发了他,待会儿再让他颜面扫地。
她还没说话,季临渊却又忽然朗声笑道:“哈哈,季某的意思是,长乐姑娘,你放心去那隔离之地便是,无需有后顾之忧!”
……
众师兄师姐们此时交头接耳。
爽,太爽了。
有道是:癫人自有癫人磨。
长乐小师妹总算遇到克星了,这两人气场旗鼓相当。
季临渊屈尊降贵闹这么一出,自然不只是为出口气那么简单。他见已赢得药王谷众人之心,便趁势道:“辛夷堂主医术精湛,此后一段时间,托他全权诊治舍弟,我便放心。且长乐神医若在旧庙有需帮手之处,邺城定会鼎力相助,断不会让你犯难。”
“不瞒诸位,季某今日已向邺王禀报:第一,追拨晋国官银三千两,以作后续救治开支。第二,季某手下有精御卫八人,身手皆不凡,愿调拨随同长乐姑娘前往旧庙,协助诸位医师分担重负,或负责搬运、维持治安。诸位意下如何?”
正值医护忙碌、急需用人之际,朝堂政事不归师兄师姐们考虑,能有人帮忙缓解压力,自然人人乐见。
他们纷纷夸赞季长公子:不愧出自那赫赫威名的邺城,果然如世间传闻那般,有其先祖力挽狂澜、救万民于水火之将门气魄。
真是洋屁都给他出完了。
长乐不管费心劳神的事,她从小也未怎么受过晋国的恩惠,此刻更不在意。
只要对她的计划有利,怎样都可以。
辛夷与杨药师正在斟酌,事情终究绕回了中午午宴时的局面。见避无可避,还是杨药师站了出来,先顺着季临渊一顿恭维拍马。
众人都以为他要欣然答应时,他却道:“不过嘛,我等虽感激长公子好意,可这毕竟是晋国辖内之事,我等无权擅专,还是等一等……”
季临渊立刻打断:“此疫突发,控制越早越好,刻不容缓!药王谷原定的药材配额陡然增加,申调物资多有不便。而季某恰好在此,愿为各位解此燃眉之急。”
他上前一步,越发逼近杨药师,俯身直视其目:
“明日那旧庙便要启用,免不了要些人手前去收拾整洁吧?诸位医师行诊一天,这么晚了,州府可有派人来?”
杨药师一时语塞,与辛夷对视一眼。
辛夷汗颜:“申报,还在走流程……”
季临渊轻笑出声,旋即收敛,“毕竟贵国地大物博,州府日理万机,一切皆需规程。这也是邺城所钦羡之处。可我城向来以军令如山、令行禁止为先,随时听调。若堂主不嫌弃,季某手下今晚便听凭调遣,前往旧庙先行收拾。”
他最后一句话是说给身后精御卫听的:“务必保证明晨神医们抵达旧庙时,所有医棚均已搭设完毕。”
季临渊身后八人立刻整肃队列,齐声高呼:“得令!通宵达旦,听凭差遣,万死不辞!”
纵是晋朝之人,也不能不被这咯噔的口号,咯噔的场景,吓得咯噔一跳。
最终,辛夷还是选择遵循药王三句良训之前两句:
“若在卷入朝堂纷争与保全药王谷清誉之间,优先保全清誉。若在保全清誉与行医救人之间,优先救人。”
*
药王谷当初筹备义诊时,药材备足,医师动员会也开了,难就难在申办批文上??足足花了半年时间审批盖章。
流程从乡到县,县到郡,郡到州,层层上报,最后由州级医署令呈报圣上。
这实乃利国惠民的大善举??药王自割腿肉,耗费三个月为百姓免费诊疗,各级官署谁敢刁难?
麻烦出在沟通上:每层医署令签批后,当地知州、知府总要横生枝节,提出拨款拨物,索要表彰名额,只为将政绩写入来年官报。
实则药王谷底蕴深厚,不乏重金求医者,资金本就充裕,无需外部援助。
药王又心意已决,准备赌上八成家底来整把大的。
他嫌批文流程繁琐,不想在选址上浪费时间,便自行购置了鹤州的一处大宅院。果然,待宅院整修完毕临近开诊日,官府的宅地批文才姗姗来迟。
批文下发慢,收回却快:见宅子未被启用,官府两日便将批文收回,那处宅址最终不知落入了哪位权贵囊中。
然而,义诊声势愈大,各方送来的资金愈多。江湖各大名门,为彰显威望,自要有所表示??其中有的真心支持,有的则不过是走个过场。
若这些门派表示愿承担两成费用,朝廷必会拨付三成;最令人称奇的是,邺城作为处境微妙的“前朝遗地”,竟毫不费力地承担了四成资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