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五章 幽灵坦克,颠覆科技(1 / 2)

加入书签

整个实验司里,只剩下墙壁空调出风口发出微弱的嘶嘶声。

原以为苏皓那句“半个月造坦克”已经是挑战认知极限的天方夜谭。

结果他直接大手一挥,缩短五天时限,轻描淡写地吐出十天?

这已经不是离谱了!

简直是掀了物理法则的桌子!

“宋老,你要造啥直说。”苏皓眼中闪烁着毋庸置疑的自信光芒,仿佛十天内搓台超级武器不过是点个外卖般简单。

宋忠喉咙发干,努力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带着一丝试探和极致的期待问道:“丁开宇那老小子这次压箱底的就是他搞的新型坦克,据说是准三代坦克,已经开始装备精锐部队,我想跟他在这玩意上硬碰硬地掰掰手腕!”

“行!”

苏皓打了个清脆的响指。

“丑话说在前头,我弄的这玩意,操作逻辑和你们熟悉的方向盘、操纵杆那套不是一个位面的东西,而是能爬会跑,攻防一体的钢铁凶兽,你得选最机灵、接受能力最快的一拨战士,不然不一定会用。”

苏皓那自信到近乎狂妄的神态,那眼中跳动着、仿佛永不枯竭的创造火焰,让在场所有熬白了头发的专家们一阵恍惚,仿佛看到了年轻时代那个也曾踌躇满志、一腔热血闯科研的自己。

“你刚才说操作逻辑不同。”

宋忠立刻抓住了关键:“具体有什么颠覆性的?”

“核心原理牵涉的东西太超前,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到时候你们看使用手册吧。”

苏皓脑海中闪过黑科技商店里关于“幽灵坦克(代号潜渊)”的各项逆天数据,顿了顿道:“但可以透露一下的是,我造的坦克能像幽灵一样,肉眼不可见。”

“看不见?”

宋忠声调都变了,像是第一次听说地球是圆的一样。

周专家更是眼镜都滑到了鼻尖,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审慎:“苏专家!陆战场视距极近!坦克如此庞大的钢铁目标,想肉眼隐形?这……根本不合常理!你具体依赖什么技术路径?”

苏皓对这质疑习以为常,不紧不慢地拆解道:“常规视觉规避在近战时确实失效,所以我的解决方案核心是——全频谱动态环境模拟系统!”

“坦克的外壳材质,采用特殊超维合金基板,这并非单纯的铁疙瘩,而是表层覆盖着高活性的量子纠缠光膜阵列。”

他手指在虚空划动,勾勒着微观世界:“整个装甲表层,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呼吸的巨型智慧器官,就像蜥蜴的变色皮肤,但精度提升了千万倍不止!”

“它们能实时无延迟捕捉周围环境的所有光学信息(波长、强度、偏振态),然后通过激活预先构建在基体合金内部的量子纠缠场相移矩阵,对即将照射到坦克表面的每一束入射光线进行量子层面的相位修正与光路强行干涉。”

“其效果是,在离坦克五米之外的所有观察点上,无论人眼、普通望远镜,还是高倍镜头,反射回去的图像完美契合背景纹理与光影,看到的效果就是一块完整的、毫无破绽的空地!”

宋忠倒吸一口凉气:“那……那红外热成像呢?热源怎么办?”

“合金基板夹层内嵌入了反物质冷却环路网络。”

苏皓语气依旧平稳,如同在描述厨房水管的安装。

“引擎和传动系统产生的废热,会通过量子隧穿效应被瞬间抽取,并非消散在空气中,而是经由这环路网,导向车身底部预设的量子场能节点。”

他指了指脚下的地板:“那些能量节点会生成局部微型引力阱洞,将热能粒子以近光速投送至地下至少十米深的惰性岩层深处,所以红外成像仪扫过,你看到的坦克所在位置,就是一片温润的、和地表无异的背景温度区域。”

听到这里,周专家都听蒙了。

“雷达也不会检测到吗?”

“当然。”

苏皓微微一笑:“那层量子纠缠光膜阵列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强行扭曲所有特定频段探测波的相位前缘。”

“当雷达波撞上光膜,其反射信号会被精密调制成与背景杂波在幅度、相位、频率上完全不可区分的无效回波模式,在雷达显示终端上的效果,就像把石头扔进了深不见底的无底洞。”

“光学、红外、雷达……全波段规避?还实现了零延迟动态适应性?这……真的能做到?”

宋忠张着嘴,感觉像听了一场来自宇宙最高军事研究院的技术简报会,半晌才艰难地发出干涩的声音。

“现阶段应该只有我能做到,但以后大家都能做到。”苏皓斩钉截铁。

“至于防御系统和武器系统,等做出来再给你们看,反正不比隼卫差。”

“可是这些......你确定十天造得出来?!”

宋忠见过苏皓创造隼卫的奇迹,知道这年轻人深不可测,但眼前描述的幽灵坦克,其技术跨度,已经不是在弯道超车,而是直接开着星舰碾过了整条赛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